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在线观看黄色网站,国产午夜精品在线观看,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精品教师电影污在线观看,免费观看电视剧的app有哪些,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影院,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WEIHUA NEWS
王珍:將青春書寫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2-09-26
訪問量5741
手機閱讀

1664155740916244.jpg

衛華集團第四黨支部書記、衛華農場副總經理王珍

在衛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不在現代化的辦公室里辦公,也不操作高端智能的生產設備,但他們時常在田間勞作,有時,也與家禽作伴,被風吹,被日曬是他們的一種工作常態,他們也被稱為“新農人”。

他們是一群富有朝氣的年輕人,活躍在衛華的農業板塊,追求夢想,為貢獻“生態、營養、健康”的城市餐桌而不懈努力。

王珍,衛華集團第四黨支部書記、衛華農場副總經理,2011年10月入黨,黨齡11年,從工業企業到傳統農業領域,她以出色的行動與作為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立志于將青春書寫在這希望的田野上。


“她是一個富有朝氣與活力的青年”


現代城市到處都是生活的快節奏,我們以分秒計算時間,步履匆匆,而在農業領域,丈量時間的單位是季度,甚至是一年,這不僅是農作物的生長周期,也是王珍等年輕人的成長周期。

他們就像一株株麥苗,成長需要時間,在我們耐心澆灌的同時,他們也需要經歷風吹與日曬,只有不斷磨礪,才能茁壯成長,收獲自己想要的果實。

2019年2月,根據工作需要,王珍等4名青年從河南衛華調至衛華農場,當時的農場主要以林業單一業務為主,園區沒有完善的規劃,管理環境相對寬松,設施殘舊的辦公環境、布滿厚厚油漬的餐廳是當時衛華農場的真實境況,走在場區內部,部分道路甚至需要通過一次次步行踩踏才能趟出一條路來。

2.jpg 

工作中的王珍

起初,王珍早已習慣了快節奏、高效率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方式,當看到現實中的農場外在環境,她內心深處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落差。

農業具有植物客觀的漫長自然生長周期,對于具有強烈上進心而又急于出成績的年輕人來講,這無疑是一種煎熬。王珍從小生活在豫東一座小縣城,是一個典型的連麥苗韭菜都分不清的城里人,從未有過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種地經歷,這不禁讓她多少打起了退堂鼓。

在衛華集團創始人、衛華農場總經理韓憲保的帶領下,大家一起“開墾”衛華農場這個大家園,王珍被周圍人的工作熱情所打動,逐漸主動適應環境,開始俯下身,沉下去,與身邊同事一樣,向“土地”學習,和大家一起開荒、種田,從一名光鮮亮麗的城市“精致女孩”變為一個瘦黑的“農村姑娘”。

人生就像種田,需要辛勤的付出才會有收獲。在衛華創始人韓憲保的正確帶領下,王珍及團隊一切從零開始,重新建章立制,完善公司管理規章制度,梳理農場企業文化并編制企業文化手冊,統一員工思想,明確管理目標。這一年,農場開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

作為主管行政人事業務的副總經理,王珍在加強管理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團隊建設,在“中秋-國慶”雙節產品銷售攻堅期間,公司全體員工連續多日滿負荷工作加班至深夜,為增強團隊凝聚力與向心力,她創新激勵方式,為全體員工發放面膜,以詼諧的語言勉勵大家,鼓舞士氣;在炎炎夏日,組織向生產一線員工發放防暑降溫物資,第一時間傳遞公司黨支部和公司領導的關懷;在寒冷冬日,組織員工開展別開生面的吃餃子比賽,活躍團隊管理氛圍。截至2022年5月底,衛華農場員工總數已達200余人,是2019年初衛華農場總人數的5倍,公司已經發展為長垣及周邊知名的農業企業。

省內一位農業領域的專家曾經這樣評價王珍等年輕人:“在農業領域,我從未見到過哪一家農業企業有這么多年輕人,而且這里的每個人都是朝氣、陽光、積極、向上的,成長如此之快,在農業領域展現出生機勃勃的青春氣息,令人驚訝、驚喜和值得期待。”

當談到身邊的同事,王珍說:“入職衛華,不僅是工作,更是事業。農場做的是農,是以發展生態、綠色、健康為方向的健康產業,很幸運、很幸福、很欣慰的是整個團隊都在懷著一種創業的心態來做工作,過程雖然很苦,但果實很甜。都說勞動人民最光榮,我覺得我們農場人最可愛!也最幸福!”


“每一次銷售忙季都是一次實打實的硬仗”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王珍選擇將責任與奉獻放在了首位,將每一次的任務攻堅視為黨組織對自己的考驗。

現在,提到衛華農場就會自然聯想到生態、營養和健康,衛華農場品牌已經得到長垣及周邊市場客戶的廣泛認可,產品銷量連年攀升,公司呈現出高速發展勢頭。如果時間回到2019年之前,這則是另一種境況——衛華農場當時只有第一產業,經營方式粗放,且業務以林業為主,自產的米面糧油產品主要銷往大伙食堂,沒有自己的產品包裝。

1664155808627983.png 

王珍(左一)在查看公司產品情況

在衛華集團創始人、衛華農場總經理韓憲保的帶領下,衛華農場開始轉變經營方式,一方面豐富產品種類,一方面努力打造衛華農場品牌,搭建自有品牌體系建設,以精心滋養、不計成本的推行—“全園區杜絕除草劑、施用農家肥有機肥、不使用膨大劑等激素”生態種養為種植理念,通過二產加工為附加值增長點,以“中秋-國慶”和“元旦-春節”雙節營銷為突破口,開展產品包裝設計,努力推出具有衛華農場特色的“大單品”,先后推出石磨面粉、純手工綠豆粉皮、單口咸鴨蛋、特色蔬菜粗糧面條等特色農副產品。

經過3年時間的品牌孕育,衛華農場苦煉內功,持續沉淀,厚積薄發,已成功建立起基于企事業單位大客戶集中采購和連鎖直銷為主的產品銷售體系。

為做好2021年“中秋-國慶”雙節產品銷售工作,衛華農場提前一個季度開展產品營銷和市場推廣運作,王珍主負責產品包裝設計優化及新品上市等前端籌備工作,為堅決打贏年度雙節產品銷售攻堅戰,王珍組織召開“確保打贏雙節福利攻堅戰”專題會議,號召全體人員提前投入到雙節銷售工作當中。

3.jpg 

晚上加班修改產品包裝文案

白天,王珍與管理團隊開展頭腦風暴式討論;晚上她和農場僅有的一名企劃專員加班加點對產品文案內容進行一字一句的斟酌與反復修改,對產品包裝設計細節進行不斷完善,每天加班至晚上11點多鐘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在王珍的推動下,農場管理團隊與供應商展開高效銜接與密切配合,衛華農場新品包裝設計、物料供應十分順利,在距“中秋-國慶”雙節到來不到10天時,所有包裝物料全部順利運抵公司。

由于雙節訂單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農場產品和包裝物料又是分開存放,包裝作業場地有限,人員不足,出現產品包裝與配送能力不足的問題。王珍積極動員公司全體黨員和職工群眾參與到產品包裝工作中來,白天,王珍統籌調度公司人力、物力并帶頭投入到產品包裝的“戰斗”中去,晚上,配合倉庫根據訂單編制第二天發貨清單,每天忙碌至第二天凌晨。

“下次一定要給我們預留產品庫存啊!”在雙節銷售期間,自己雖然已經身心疲憊,但面對紛至沓來的客戶訂單,即使在高強度的工作情況下,使得王珍仿佛打了一針雞血,時刻處于一種興奮工作的狀態。

升級后的產品包裝簡約、大氣,加上本身健康、營養的產品,產品一經推出就備受客戶青睞,市場反響較好,產品訂單驟增,倉庫賣空!銷售額較往年同期相比翻一番。這著實為衛華農場2022年“元旦-春節”雙節銷售奠定了扎實基礎,衛華農場產品口碑和品牌知名度在長垣、鄭州和新鄉得到進一步提升。


“我想干出點不一樣的東西來”


執事敬業,是每一個共產黨員都具備的共同特征。

“外面的雨越來越大了,農場的排水系統不好,我得回去再看看。”

“兒子,乖啊,媽媽現在得出去一下,你先在家里,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

“不行,我要媽媽,我要和媽媽一起去!”說著,兒子就開始哭鬧起來。

晚上10點多鐘,一個女生腳穿拖鞋,褲腿挽至膝蓋,一手抱著3歲大的孩子,一手撐著傘,腳踩地面的雨水,踉踉蹌蹌地在農場里來回穿梭著……

強降雨、大風、冰雹、霜凍等惡劣的自然天氣始終是農業一道“過不去的坎兒”,這是農業經營管理中最大的不可控風險因素,也是“農業難”的原因之一。

4.jpg 

王珍主持衛華農場年度總結表彰會

假如,黨員的初心有次序,第一是忠誠于黨的初心,第二一定是責任心。

2021年7月21日夜里9點多鐘,室外的雨水依舊在急促的下著,當聽到電視報道長垣及周邊還將繼續迎來強降雨天氣,接著看到農場微信群里,同事們也在關注和交流當前不斷上升的水位情況,王珍等農場的同事再也沉不住氣了,于是,即使戶外雷雨交加,她還是決定開車趕回農場確認防汛情況。

農場里的一切,都是在衛華集團創始人韓憲保帶領下,農場團隊通過辛勤付出而奮斗得來的,這里的一切都曾被汗水澆灌過,來之不易,它們就像自己的孩子,每一個人倍加珍惜。

可能受到雨天雷聲驚嚇的原因,三歲的兒子執意要和媽媽在一起,一邊是吵鬧不止的兒子,一邊是公司財產安全,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那一幕。

這已經不是王珍的第一次“固執”。

2021年中秋和國慶雙節產品銷售攻堅期間,作為公司產品包裝設計、配貨子項目“第一責任人”,她調度著全公司的人力、物力資源,每天來得早,走得晚,連續多日的高強度的工作量,已然超出了眼前這個嬌小身軀女生所能承受的能力——王珍生病了,而且大病一場,但為了完成雙節銷售攻堅工作,她硬是憑借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堅持帶病上班,堅守工作崗位,一直“扛”到雙節銷售工作圓滿結束。

王珍的愛人在河南衛華工作,屬于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育有一個剛滿4歲的兒子。目前,王珍一家三口與婆婆暫住在長垣兩室一廳的公租房內,夫妻二人每日忙碌于工作,帶孩子的任務全部交給了婆婆。2019年至2020年期間,因工作需要,王珍先后赴北京、天津、山東和鄭州等地出差,每次出差需要一周時間,聚少離多成為了她和孩子之間的常態,婆婆和孩子也已經習以為常。

與集團其他公司業務不同,衛華農場的產品直接面向市場終端客戶,對于農場來講,每一次國家法定節假日都是公司銷售忙季,每個周末都是農場的營銷策劃與銷售日,與集團兄弟單位工作時間存在顯著差異,自調入衛華農場以后,王珍每年回商丘老家的次數也由原來一年五六次逐漸減少至一兩年回去一次。

工作與生活有時候不能兼顧,對于王珍這樣的農業人來講,已經成為生活常態,付出是必要的,因為她是黨員,也是職責使然。


“感謝衛華這個平臺給自己貢獻力量的機會”


圖片6.png 

衛華集團第四黨支部抗洪搶險救災動員會

“現在要求全體黨員和管理人員要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責任,在自查自救和穩定生產經營的同時,集中精力投入到此次防汛救災工作當中去!”2021年7月22日上午8點,衛華集團創始人、衛華農場總經理韓憲保在“衛華集團第四黨支部抗洪搶險救災動員會”上強調。

在獲悉鄭州市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天氣亟需救援后,韓憲保第一時間組織衛華集團第四黨支部成立“衛華農場援助救災緊急小組”,韓憲保親自擔任組長,火速安排購置發電機、抽水泵等災區急需救援物資,7月22日早上5時許,天剛蒙蒙亮,滿載救援物資的10余輛車隊駛入高速疾馳鄭州。

至此,衛華農場成為長垣市參與河南“7·20”搶險救災物資捐贈工作最早的企業。

“韓總是我們第四黨支部的‘主心骨’,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農場這個‘小家’,而他首先想到卻是災區群眾這個‘大家’,我們在政治覺悟上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王珍如是說。

在這次防汛救災工作中,衛華農場可以稱得上是完全不計成本的投入。為及時落實會議精神,第四黨支部書記王珍安排辦公室與鄭州、新鄉受災地區進行聯系,確認救援物資需求。同時,除已預售產品外,執行倉庫物資一律停售,用于支持災區一線工作要求,衛華農場運貨車輛全部時刻待命,以保障公司救援物資及時運抵災區一線。

7月23日,王珍乘坐農場箱貨攜第三批救援物資奔赴受災最為嚴重的衛輝市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入衛輝地界后,洪水淹沒了車輛的整個輪胎,受災情況比想象中要嚴重得多,車子在行進過程中,不時可以看到挖掘機鏟斗運送受災群眾,這樣的場景深深觸動了王珍的內心深處,她的眼眶不禁濕潤起來。

當地群眾看到車身上懸掛著“衛華防汛救災物資”字樣的橫幅標語時,車輛所到之處,群眾紛紛舉起大拇指為衛華參與防汛救災工作點贊。此時,受災群眾看到的不只是愛心捐贈,更是希望。

圖片7.png 王珍代表衛華農場為受災地區捐贈物資

此外,在韓憲保的統一工作部署安排下,在積極開展自救減損的基礎上,王珍堅定履行黨支部書記職責,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和公司職工群眾參與防汛救災工作,響應集團黨委防汛救災專項募捐號召,積極組織黨員和員工捐款,通過衛華農場在鄭州、新鄉、長垣的連鎖門店設立“衛華農場抗洪救災服務站”,帶領黨員走到長垣城市街頭,為堅守在一線的執勤交警、環衛工人發放慰問物資。

“作為黨員,我十分由衷地感謝衛華這個平臺能夠給自己為受災群眾貢獻力量的機會。”王珍內心平靜的說。

通過此次防汛救災,王珍的精神受到一次徹底洗禮,政治覺悟得到明顯提升,仿佛一夜之間成長了許多,從衛華農場“小家”到“大家”,她用行動扛起作為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所有的困難與挫折都是一種歷練”


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政策號召,保護農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通過連片規模種植農作物發展壯大衛華農場主營業務,在政府的指導下,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衛華農場積極參與土地流轉工作。

開展土地流轉項目談判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程”,需要政府、村委、村民小組和企業四方參與,兼顧各方利益,每個村民小組一般有100余戶,流轉土地必須是連片租賃,只要有一戶不同意,談判工作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談判的難度可想而知。

6.jpg 

王珍(右三)在開展土地流轉洽談

在開展首次項目談判時,由于雙方均沒有談判經驗,且村委和村民小組在內部未提前達成一致意見的基礎上就參加談判,項目談判還未開始,就直接給王珍一個“下馬威”。

在看到企業代表年齡不到30歲,全程講普通話,當時引起了村民小組的“不耐煩”,在王珍作完項目背景介紹后,一名村民小組代表直接喊道“我不同意!”說完后,站起身來徑直離開會場。其他幾名村民小組代表見狀也跟著起身離開,直接導致談判失敗。當時的王珍,瞬間感到肩頭扛著無形的巨大壓力。

后來,王珍不斷復盤談判過程,一方面改進談判技巧與方式,另一方面,主動與村委溝通,雙方互相做好談判準備,2個月后,正式啟動第二次談判,王珍一改普通話表達方式,用豫東方言與對方進行溝通交流,主動打破隔閡,拉近雙方之間的關系,以政府土地流轉指導價格為基礎,就談判中的單位畝產標準、平均租賃價格、糧食補貼等利益關注焦點展開真誠洽談,認真傾聽各方訴求,同時,就公司在土地經營管理中符合國家政策性經營補貼、稅收減免和機井占地等核心條款進行不卑不亢的爭取,確保農場正當利益不受損害。

7.jpg 

每個土地流轉項目的談判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僅土地流轉合作協議書里面的條款就達幾十條,想要達成一致意見,至少需要召開兩次以上的談判磋商會議。談判時,還要緊盯農耕時間,在夏播或秋播之前完成談判,否則會因錯過農作物的黃金種植時節,導致對方蒙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在王樓村等多個土地流轉項目談判過程中,王珍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其工作態度與能力最終贏得了政府、村委等各方認可,先后代表衛華農場出色完成與長垣市王樓村、玉皇廟村、楊寨村、宋莊村、云寨村的土地流轉談判與合作。

截至目前,衛華農場在管土地流轉合作項目耕地面積已達5000余畝。

2021年下半年,在蒲西街道某地塊土地流轉合作協議簽訂后,當時已經錯過秋播的黃金時間,加上7月份強降雨天氣導致耕地墑情過重,次年單位畝產減產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為降低潛在的經濟損失,農場在10月底前完成冬小麥搶種工作,經過精心的耕種管理,2022年6月,經過實際測產單位畝產達到1000余斤,產量遠遠超出預期。

談判結束后,村里的一位大伯評價王珍說:“別看這小妞兒年齡小,這辦事能力一點都不瓤!真中!”

9.jpg 

王珍(前排右四)與蒲西街道代表團代表合影

憑借過硬的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經過公司推薦和層層選拔,2022年王珍成功當選長垣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今年4月,她與蒲西街道代表團代表一同參加長垣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人民群眾履行神圣職責,為“三農”發聲。

“工作8年,這一路走來,有道不完的感謝,我相信,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將是唯一的一份工作,我感覺自己挺幸福的,有關心和幫助自己成長和藹可親的公司領導,有身邊可親可愛志趣相投的同事,能夠在喜歡的環境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業,是我人生莫大的幸福。未來,我將會繼續守好信念,守好底線,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王珍憧憬地說道。

夏日的六月,播種后的玉米粒已在泥土深處生根發芽,用盡蠻力,拱土而出,即使夏日陽光再灼烈,也阻擋不了它向上生長的力量。

而王珍,已悄悄向黨組織“許愿”,要將自己的青春書寫在這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田野上……